国产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和韩国理论片看看_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蜜月_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_日a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物價調控“大限”將至 價格回落漲價預期減弱
更新時間:2010-11-29 8:21: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物價調控政策貫徹落實的大限將至。按照“國十六條”的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要在2010年11月底前將貫徹落實本通知的情況報告國務院。近期,包括國家發(fā)改委、商務部等部門和北京、山東等地密集出臺具體調控政策,力度為近年罕見。

  調控壓力之下,不管是糧食收購市場還是農產品批發(fā)、零售市場,價格的回落帶來了漲價預期的明顯減弱,囤積炒作行為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但生產、流通環(huán)節(jié)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仍有待解決。

  出手

  落實16條措施 各地出臺抑價政策

  11月27日,北京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新發(fā)地農產品市場的商戶們已經切身感受到了國家調控物價所帶來的壓力。當記者在采訪一位土豆批發(fā)商時,很快有兩三名商戶湊了過來,大家都在關注政策動向。

  據了解,11月底到1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展改革委、農業(yè)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監(jiān)察部、商務部、民政部、工商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組成六個國務院督查組,赴18個省區(qū)市督促檢查工作,重點是調查了解有關地區(qū)價格總水平和重要商品供求和價格變動情況。

  國家發(fā)改委26日表示,10月底以來,通過鄭州、安徽糧油批發(fā)市場共投放國家政策性糧油2550萬噸,近期將會同國家糧食局等有關部門加大糧油市場投放力度,增加市場供應,穩(wěn)定價格。國家發(fā)改委還與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聯合下文,擴大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從2010年12月1日起,全國所有收費公路(含收費的獨立橋梁、隧道)全部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范圍,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并增加鮮活農產品品種,包括馬鈴薯(土豆)、甘薯(白薯、紅薯、山藥、芋頭)、鮮玉米和鮮花生。

  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北京、山東、上海、江蘇等地的調控政策也已經相繼出臺。26日,山東省結合實際推出了19條具體措施,從保障供應、降低物流成本、加強監(jiān)管等多方面穩(wěn)定物價,包括增加500萬噸蔬菜供給,建立和完善政府儲備與商業(yè)儲備相結合的糧、油、菜儲備制度,春節(jié)前原則上不得出臺新的價格上調措施,重點打擊惡意囤積、惡性炒作等。

  在前期已經出臺了系列市場監(jiān)管措施的情況下,以農產品為主的鄭州商品交易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再次發(fā)布“新政”。自11月29日結算時起,大商所的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玉米等期貨合約的最低交易保證金提高至10%,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6%,并暫停各品種當日開平倉交易手續(xù)費減半收取優(yōu)惠措施。鄭商所自29日結算時起,也將PTA、菜籽油、硬麥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原比例調整為10%,漲跌停板幅度由原比例調整為6%。

  兩大期貨交易所均表示,若市場風險加大,將采取進一步監(jiān)管措施,打擊違規(guī)交易,制止異常交易行為,確保市場平穩(wěn)運行。

  效果

  價格回落 生產流通成本仍舊高企

  在北京市的多家超市和農產品批發(fā)市場,記者看到蔬菜價格較前期大多有所下降。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總經理楊洪凱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市場加大蔬菜貨源的組織,增加了供應量,價格下降了約10%。

  記者在山東調查時了解到,延續(xù)兩年的大蒜暴漲行情已經結束,到明年新蒜上市之前,大量庫存將陸續(xù)釋放出來,大蒜價格仍將繼續(xù)回調。而隨著陜西、新疆等地蘋果陸續(xù)上市,加上南方橘橙類替代水果銷量大增,一度創(chuàng)下價格新高的山東蘋果,目前也開始顯現出價格松動的跡象。

  一位大米批發(fā)商戶告訴記者,現在食用油降得“特猛”,像金龍魚5升裝的大豆油,價格已經由最高時的54.5元下降到了52.5元。不過,米面的價格還沒有下跌,反而還在繼續(xù)上漲,50斤裝的東北大米每袋比20多天前漲了7元,比一個星期前漲了2元,同樣重量的面粉每袋價格比20天前上漲了5元。

  “看電視里老說在壓價,也不知道為什么大米價格還在漲,不過繼續(xù)漲價應該不可能了。”這位做了10多年大米生意的商戶說。

  批發(fā)市場的糧食價格雖然還沒有下跌,但糧食收購市場的價格已經出現松動跡象。中華糧網信息主編焦善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受國家和地方物價調控力度不斷加大的影響,東北、江蘇和安徽等地區(qū)的稻谷、玉米價格開始回落,回落的幅度不是太大,每斤為1至2分錢。

  不過農產品的銷售價格雖然出現回落,生產、流通環(huán)節(jié)的成本卻仍然居高難下。

  “現在糧價穩(wěn)定住了,但種糧成本還在上漲。”種糧大戶單玉恒說,化肥、農藥的漲價預期又開始出現,磷肥價格相比今年春天上漲了10%至20%,尿素價格由去年1600元/噸上漲到1900元/噸。

  焦善偉認為,如果糧價不漲,但農民的其他生活成本上升,那對農民下一步售糧和種糧的影響都會比較大。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對比去年同期的漲幅為15%左右,相比工業(yè)品價格、房價或蔬菜、雞蛋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糧價的漲幅還是偏低。

  焦善偉建議,國家再出臺政策要有連續(xù)的機制,找到合理的調節(jié)點,既要穩(wěn)定城市物價上漲的幅度,又要能夠保證農民的種糧收益,不能在調控物價時就無暇顧及農民的利益。

  由于菜價回落和成本高企,新發(fā)地市場的商戶大多向記者反映現在是“賠錢做買賣”。經銷四季豆的商戶李大姐告訴記者,四季豆從廣西南寧運過來,收購價是每斤8毛錢,一個星期前賣到1 .5至1 .6元,現在也只能賣到1 .3元。一車5萬多斤的四季豆,賣完得賠五、六千元,而且蔬菜放不了幾天就得壞,即使賠錢也得賣。

  土豆批發(fā)商王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成本賬:土豆從內蒙古呼和浩特運過來,運費是每噸280元,折合每斤是0.14元,過路費要600多元,超載罰款要200元,小型貨車的進場費由去年的200多元漲了300元,人工成本也在上漲,每噸土豆的卸車費和裝車費都比去年上漲了5元。

  對策

  漲價預期減弱 抑制囤積炒作

  國家物價調控帶來了市場漲價預期的減弱,糧食企業(yè)在收購時也因此顯得非常謹慎。黑龍江種糧大戶單玉恒說,現在糧食特別是稻米的銷售比較緩慢,玉米的銷售進度比前一階段也慢了很多,包括五常的大米企業(yè)和益海嘉里都在觀望,而且挑選得非常嚴,必須是優(yōu)質稻米才愿意購買。

  “畢竟目前市場的價格太高,加上國家又出臺了調控措施,所以很多糧食收購主體都在觀望,秋糧收購市場仍然顯得比較冷清!苯股苽フf,只有部分大米和面粉加工企業(yè)由于春節(jié)前備貨的需要,在收購時稍微積極一些。

  反映現貨價格未來預期的期貨價格也已經出現了明顯變動。11月12日以來,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小麥、玉米、秈稻價格跌幅平均為6%左右,豆油、白糖價格下跌超過10%,棉價跌幅則超過了20%。國家發(fā)改委分析認為,這次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穩(wěn)定市場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突出強調了嚴厲打擊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抑制過度投機,市場預期對此作出的反映。

  今年以來部分農產品炒作風行,這種炒作氛圍也可能因為漲價預期的下降而減弱。金鵬期貨副總經理喻猛國說,現在農產品期貨的投機情況有所減弱,成交量沒有以前大了,進行日內交易的人也少了,更多的是投資者參與市場。

  現貨市場上,新發(fā)地的商戶老李在7月份囤積了200多噸大蒜,他有點懊惱沒有在蒜價高的時候出手,以至于現在還剩下100多噸沒有賣掉。一個月前,老李在黑龍江又囤積了50噸大豆,收購價是每斤1塊8毛多,價格最高時達到1 .9至1 .95元,但現在已經降到不足1.8元。

  老李對記者說,農產品一漲價就被亂炒,一掉價就沒有人要了。蒜價已經被“判了死刑”,不會再上漲,“現在國家控制,不會再囤積其他農產品了”。

  東方艾格高級分析師陳樹韋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農產品價格從10月份以來漲得“過頭”了,現在漲價預期減弱,這種預期大概會持續(xù)到明年3月份。

文章編輯:張菊嬌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fā)、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物價調控“大限”將至 價格回落漲價預期減弱
2010-11-29 8:21: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物價調控政策貫徹落實的大限將至。按照“國十六條”的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要在2010年11月底前將貫徹落實本通知的情況報告國務院。近期,包括國家發(fā)改委、商務部等部門和北京、山東等地密集出臺具體調控政策,力度為近年罕見。

  調控壓力之下,不管是糧食收購市場還是農產品批發(fā)、零售市場,價格的回落帶來了漲價預期的明顯減弱,囤積炒作行為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但生產、流通環(huán)節(jié)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仍有待解決。

  出手

  落實16條措施 各地出臺抑價政策

  11月27日,北京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新發(fā)地農產品市場的商戶們已經切身感受到了國家調控物價所帶來的壓力。當記者在采訪一位土豆批發(fā)商時,很快有兩三名商戶湊了過來,大家都在關注政策動向。

  據了解,11月底到1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展改革委、農業(yè)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監(jiān)察部、商務部、民政部、工商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組成六個國務院督查組,赴18個省區(qū)市督促檢查工作,重點是調查了解有關地區(qū)價格總水平和重要商品供求和價格變動情況。

  國家發(fā)改委26日表示,10月底以來,通過鄭州、安徽糧油批發(fā)市場共投放國家政策性糧油2550萬噸,近期將會同國家糧食局等有關部門加大糧油市場投放力度,增加市場供應,穩(wěn)定價格。國家發(fā)改委還與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聯合下文,擴大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從2010年12月1日起,全國所有收費公路(含收費的獨立橋梁、隧道)全部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范圍,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并增加鮮活農產品品種,包括馬鈴薯(土豆)、甘薯(白薯、紅薯、山藥、芋頭)、鮮玉米和鮮花生。

  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北京、山東、上海、江蘇等地的調控政策也已經相繼出臺。26日,山東省結合實際推出了19條具體措施,從保障供應、降低物流成本、加強監(jiān)管等多方面穩(wěn)定物價,包括增加500萬噸蔬菜供給,建立和完善政府儲備與商業(yè)儲備相結合的糧、油、菜儲備制度,春節(jié)前原則上不得出臺新的價格上調措施,重點打擊惡意囤積、惡性炒作等。

  在前期已經出臺了系列市場監(jiān)管措施的情況下,以農產品為主的鄭州商品交易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再次發(fā)布“新政”。自11月29日結算時起,大商所的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玉米等期貨合約的最低交易保證金提高至10%,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6%,并暫停各品種當日開平倉交易手續(xù)費減半收取優(yōu)惠措施。鄭商所自29日結算時起,也將PTA、菜籽油、硬麥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原比例調整為10%,漲跌停板幅度由原比例調整為6%。

  兩大期貨交易所均表示,若市場風險加大,將采取進一步監(jiān)管措施,打擊違規(guī)交易,制止異常交易行為,確保市場平穩(wěn)運行。

  效果

  價格回落 生產流通成本仍舊高企

  在北京市的多家超市和農產品批發(fā)市場,記者看到蔬菜價格較前期大多有所下降。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總經理楊洪凱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市場加大蔬菜貨源的組織,增加了供應量,價格下降了約10%。

  記者在山東調查時了解到,延續(xù)兩年的大蒜暴漲行情已經結束,到明年新蒜上市之前,大量庫存將陸續(xù)釋放出來,大蒜價格仍將繼續(xù)回調。而隨著陜西、新疆等地蘋果陸續(xù)上市,加上南方橘橙類替代水果銷量大增,一度創(chuàng)下價格新高的山東蘋果,目前也開始顯現出價格松動的跡象。

  一位大米批發(fā)商戶告訴記者,現在食用油降得“特猛”,像金龍魚5升裝的大豆油,價格已經由最高時的54.5元下降到了52.5元。不過,米面的價格還沒有下跌,反而還在繼續(xù)上漲,50斤裝的東北大米每袋比20多天前漲了7元,比一個星期前漲了2元,同樣重量的面粉每袋價格比20天前上漲了5元。

  “看電視里老說在壓價,也不知道為什么大米價格還在漲,不過繼續(xù)漲價應該不可能了!边@位做了10多年大米生意的商戶說。

  批發(fā)市場的糧食價格雖然還沒有下跌,但糧食收購市場的價格已經出現松動跡象。中華糧網信息主編焦善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受國家和地方物價調控力度不斷加大的影響,東北、江蘇和安徽等地區(qū)的稻谷、玉米價格開始回落,回落的幅度不是太大,每斤為1至2分錢。

  不過農產品的銷售價格雖然出現回落,生產、流通環(huán)節(jié)的成本卻仍然居高難下。

  “現在糧價穩(wěn)定住了,但種糧成本還在上漲!狈N糧大戶單玉恒說,化肥、農藥的漲價預期又開始出現,磷肥價格相比今年春天上漲了10%至20%,尿素價格由去年1600元/噸上漲到1900元/噸。

  焦善偉認為,如果糧價不漲,但農民的其他生活成本上升,那對農民下一步售糧和種糧的影響都會比較大。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對比去年同期的漲幅為15%左右,相比工業(yè)品價格、房價或蔬菜、雞蛋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糧價的漲幅還是偏低。

  焦善偉建議,國家再出臺政策要有連續(xù)的機制,找到合理的調節(jié)點,既要穩(wěn)定城市物價上漲的幅度,又要能夠保證農民的種糧收益,不能在調控物價時就無暇顧及農民的利益。

  由于菜價回落和成本高企,新發(fā)地市場的商戶大多向記者反映現在是“賠錢做買賣”。經銷四季豆的商戶李大姐告訴記者,四季豆從廣西南寧運過來,收購價是每斤8毛錢,一個星期前賣到1 .5至1 .6元,現在也只能賣到1 .3元。一車5萬多斤的四季豆,賣完得賠五、六千元,而且蔬菜放不了幾天就得壞,即使賠錢也得賣。

  土豆批發(fā)商王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成本賬:土豆從內蒙古呼和浩特運過來,運費是每噸280元,折合每斤是0.14元,過路費要600多元,超載罰款要200元,小型貨車的進場費由去年的200多元漲了300元,人工成本也在上漲,每噸土豆的卸車費和裝車費都比去年上漲了5元。

  對策

  漲價預期減弱 抑制囤積炒作

  國家物價調控帶來了市場漲價預期的減弱,糧食企業(yè)在收購時也因此顯得非常謹慎。黑龍江種糧大戶單玉恒說,現在糧食特別是稻米的銷售比較緩慢,玉米的銷售進度比前一階段也慢了很多,包括五常的大米企業(yè)和益海嘉里都在觀望,而且挑選得非常嚴,必須是優(yōu)質稻米才愿意購買。

  “畢竟目前市場的價格太高,加上國家又出臺了調控措施,所以很多糧食收購主體都在觀望,秋糧收購市場仍然顯得比較冷清!苯股苽フf,只有部分大米和面粉加工企業(yè)由于春節(jié)前備貨的需要,在收購時稍微積極一些。

  反映現貨價格未來預期的期貨價格也已經出現了明顯變動。11月12日以來,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小麥、玉米、秈稻價格跌幅平均為6%左右,豆油、白糖價格下跌超過10%,棉價跌幅則超過了20%。國家發(fā)改委分析認為,這次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穩(wěn)定市場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突出強調了嚴厲打擊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抑制過度投機,市場預期對此作出的反映。

  今年以來部分農產品炒作風行,這種炒作氛圍也可能因為漲價預期的下降而減弱。金鵬期貨副總經理喻猛國說,現在農產品期貨的投機情況有所減弱,成交量沒有以前大了,進行日內交易的人也少了,更多的是投資者參與市場。

  現貨市場上,新發(fā)地的商戶老李在7月份囤積了200多噸大蒜,他有點懊惱沒有在蒜價高的時候出手,以至于現在還剩下100多噸沒有賣掉。一個月前,老李在黑龍江又囤積了50噸大豆,收購價是每斤1塊8毛多,價格最高時達到1 .9至1 .95元,但現在已經降到不足1.8元。

  老李對記者說,農產品一漲價就被亂炒,一掉價就沒有人要了。蒜價已經被“判了死刑”,不會再上漲,“現在國家控制,不會再囤積其他農產品了”。

  東方艾格高級分析師陳樹韋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農產品價格從10月份以來漲得“過頭”了,現在漲價預期減弱,這種預期大概會持續(xù)到明年3月份。

文章編輯:張菊嬌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yè)·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